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川企大调研·寻找新质生产力丨这束激光,点亮人工智能之“眼”

川企大调研·寻找新质生产力丨这束激光,点亮人工智能之“眼”

2024-10-21 下午 4:04:41      来源:财富品牌网     编辑:涂修

转弯丝滑、避障精准、红灯停绿灯行……汽车进入“无人之境”,离不开传感器。它们就像自动驾驶汽车的“眼睛”,收集路况等数据,反馈到车辆“神经中枢”,再进行智能决策,发出指令。 智能传感器是人工智能产业链基础层的……

转弯丝滑、避障精准、红灯停绿灯行……汽车进入“无人之境”,离不开传感器。它们就像自动驾驶汽车的“眼睛”,收集路况等数据,反馈到车辆“神经中枢”,再进行智能决策,发出指令。

智能传感器是人工智能产业链基础层的核心硬件。在四川,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的小型激光成像雷达,就为人工智能点亮了“双眼”。

“数百米距离开外,这款激光雷达可以精确感知到厘米量级的位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带头人、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峰介绍,通过高精度的三维感知和信息处理,激光雷达可以帮助自动驾驶汽车快速精确地识别到车辆和行人的位置、速度、形状等信息,保障出行安全。

作为人工智能重要的应用方向之一,自动驾驶行业的技术路线还在分化演进,但激光雷达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同时能够满足小型化需求,成为行业关注的主流。目前已大量上路的百度“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车身上就搭载了激光雷达。

2010年,关注到自动驾驶的广阔前景,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开始踏上研发之路。杨峰告诉记者,团队需要攻克的是感存通算一体的技术,“激光雷达采集的数据规模庞大,计算时间长,对于算力的要求很高。”14年来,团队闯过了激光芯片、信息处理技术、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技术难关,实现了小型激光成像雷达的全国产化,打破国外核心技术垄断,在探测距离、探测精度等指标上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我们正联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应用推广工作。”杨峰透露,研发过程中,70%的关键零部件配套均来自四川本地,产业化有一定基础。

近年来,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的不少科技成果顺利进行转移转化,形成了激光产业集群,也为小型激光成像雷达在人工智能赛道“分一杯羹”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路径。比如,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的激光测风雷达,就已应用于北京冬奥会、珠峰大本营等赛事和场景。“成本是激光雷达产业化落地需要攻克的下一道难题。”杨峰感叹。

今年,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成立人工智能中心,在人工智能赋能光电装备领域进行系列布局。目前,已初步建成了面向装备需求涵盖15类典型目标样本百万级的人工智能数据库,同步开发了12种典型网络模型,建设了算力达2000TFLOPS的智能计算中心。

“未来,作为人工智能之‘眼’,‘四川造’的激光雷达还可以用于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杨峰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分享到: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标注